這些特性曾存在於遊戲中,但已被移除。
螢火蟲(Firefly)是一種最初設計為會被青蛙吃掉來產生蛙光體的友好生物。
生成[]
在最初,螢火蟲被設計為在沼澤生態域裡成群生成。由於遊戲裏未加入其正常生成的能力,也不能透過指令生成,因此它只能在特定版本裏使用附加包來手動生成,這是因為在編譯零售版(常規版本)時去除了螢火蟲的相關代碼。
在部分開發者版本中,螢火蟲擁有正常的生成能力:可以在沼澤裡自然生成,也可以透過生怪蛋和/summon
指令生成。在常規版本中可以利用載入附加包來實現。
行為[]
螢火蟲的體型只有0.0625格(1個像素點)高和0.125格(2個像素點)寬,使得它們成為Minecraft裡最小的生物。
螢火蟲不是立體的實體且不會旋轉其身體,因此玩家只能在Z軸方向上觀察到它們。換句話說,如果玩家在X軸方向上正對著螢火蟲,那麼螢火蟲就會「隱形」,類似於從特定的角度上觀察紅石線。
螢火蟲會在空中漫無目的地飛行,即便被其他實體傷害或者被方塊阻擋。在向下飛行時,螢火蟲可能會因為著陸而產生方塊粒子。
由於未實現動態紋理,螢火蟲看起來是黑色的,而不是像原本計劃那樣閃爍著淺綠色的光。儘管如此,在開發者版本中可以透過額外代碼來實現其發光的能力。
螢火蟲的碰撞箱不會和玩家的有任何互動。
螢火蟲沒有獨特音效,而是使用了玩家的受傷和死亡音效。
玩家無法對螢火蟲使用拴繩。
掉落物[]
如果螢火蟲被青蛙捕食,則會使得青蛙掉落對應變種的蛙光體。在開發者版本中可以透過額外代碼來實現此功能。
資料值[]
ID[]
名稱 | 命名空間ID | 數字ID | 本地化鍵名 |
---|---|---|---|
螢火蟲 | firefly | 135 | entity.firefly.name |
歷史[]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關於「螢火蟲」的歷史,請見各版本頁面。
你知道嗎[]

螢火蟲的生怪蛋
- 螢火蟲的生怪蛋是藍色底加外觀色斑點的紋理,是為數不多的在紋理上與實體外觀無關聯的生怪蛋。
- 在Minecraft Dungeons裡也出現了螢火蟲。與原版不同的是,Minecraft Dungeons裡的螢火蟲是一個會發光的「小立方體」,會大量地在苦力怕森林、潮濕沼澤裡生成,同時也會出現在啟動畫面裡的營火的周圍和營地中。
畫廊[]
-
載入附加包後,在沼澤裡自然生成的螢火蟲
-
沼澤裡的大量螢火蟲
-
Minecraft Live 2021裡展示的螢火蟲
語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