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译名更改:积雪的冻原→积雪的平原
请避免在编辑时使用旧译名。
如有需要,请移步译名标准化页面以查看译名变更详情。
积雪的平原(Snowy Plains)是一类少见的积雪生物群系。它有一个变种,即一共有2种积雪的平原生物群系。
描述[]
一种比较广阔、平坦、大量覆雪的少见生物群系。云杉树、高草丛、蒲公英等植物少见地生成于此,生成时会替换掉雪层。这里的草和树叶呈现深绿色。湖泊较常见,但如果没有光照很快就会结冰;所以,任何在湖岸生成的甘蔗会掉落。熔岩湖也会在这里生成,将周围的雪层融化。此外,河流生物群系可能会穿过积雪的平原,并会部分结冰。
积雪的平原会生成雪屋,其由雪块组成,在雪地之中较难发现。在基岩版中,在积雪的平原生成的村庄由云杉木建成,被雪层覆盖。类似冻河和冻洋,北极熊和流浪者也能在积雪的冻原生成。这里唯一能够生成的友好生物只有兔子,有白色和黑白两种。由于是寒冷生物群系,这里会下雪而不会下雨,因此不会有闪电。
在这里生存较为困难,因为物资稀少,且缺少友好生物。较少的云杉树和橡树是仅有的木头来源,维持水源也很麻烦,因为露天的水源若不用光源保护就会冻住。在Java版中,此处生成的骷髅有80%概率会是流浪者,射出带有迟缓效果的箭,使得玩家对付敌对生物更加困难;而在基岩版中,此处只会生成流浪者一种怪物,可能使玩家对付敌对生物更加简单。而被激怒的北极熊(或者仅仅是有玩家接近其幼崽的北极熊)也会对没有准备的玩家造成致命伤害。
变种[]
积雪的平原[]
这是标准且是最常见的变种。表现为典型的平坦积雪的平原,树木稀少。雪屋和村庄以及掠夺者前哨站能生成在此生物群系中,北极熊和流浪者也能生成在其中。
冰刺平原[]
冰刺平原(Ice Spikes)是一种表面生成大量浮冰尖刺的罕见生物群系。与一般的积雪的平原相比,这里所有的草方块被雪块替代,地形更加陡峭,并且地表会零星生成湖泊状的浮冰团。雪屋和村庄不会在此生成,北极熊和流浪者仍然生成。
冰刺有两种尺寸,一种矮而粗,另一种高而细。矮冰刺生成比高冰刺生成得更多。矮冰刺有大约10~20方块高,高冰刺可以有50方块高。玩家可以在夜间露营在冰刺之上,从而避免大多数敌对生物的侵扰。
数据值[]
ID[]
名称 | 命名空间ID | 生物群系标签(JE) | 本地化键名 |
---|---|---|---|
积雪的平原 | snowy_plains | has_structure/igloo has_structure/mineshaft has_structure/pillager_outpost has_structure/ruined_portal_standard has_structure/stronghold has_structure/village_snowy is_overworld spawns_cold_variant_frogs stronghold_biased_to | biome.minecraft.snowy_plains |
冰刺平原 | ice_spikes | has_structure/mineshaft has_structure/ruined_portal_standard has_structure/stronghold is_overworld spawns_cold_variant_frogs stronghold_biased_to | biome.minecraft.ice_spikes |
基岩版:
名称 | 命名空间ID | 数字ID |
---|---|---|
[无显示名称] | ice_plains | 12 |
[无显示名称] | ice_plains_spikes | 140 |
历史[]
Java版Alpha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v1.0.4 | 加入了冬天模式。创建世界时随机应用覆雪或长草的主题风格。 | ||||
v1.2.0 | ? | 加入了真正的生物群系,包括冻原和冰原沙漠。 | |||
Java版Beta | |||||
1.8 | ? | 生物群系有大变动。游戏中移除了一些生物群系,比如冻原。详情见此。 | |||
Java版 | |||||
1.0.0 | 2011年9月15日 | Notch发布了“雪生物群系”的截图。[1][2] | |||
? | 重新加入冻原,并且被更名为“冰原”(Ice Plains)。 | ||||
1.7.2 | 13w36a | 加入了冰刺平原。 加入了冰刺和其他生物群系。 | |||
1.9 | 15w43a | 加入了雪屋,能生成在冰原和寒冷针叶林中。 | |||
1.10 | 16w20a | 加入了北极熊和流浪者,能生成在冰原及其变种。 | |||
冰原、冰刺平原和冰山不再生成大多数被动型生物。 | |||||
1.13 | 18w16a | 整理了生物群系名称,主要是填补空格,并将“M”改为“Mutated”(变种)。 | |||
18w19a | 将“冰原”(Ice Plains)重命名为“积雪的冻原”(Snowy Tundra)。 | ||||
将“冰山”(Ice Mountains)重命名为“雪山”(Snowy Mountains)。 | |||||
将冰刺平原的英文名称“Ice Plains Spikes”重命名为“Ice Spikes”。 | |||||
pre5 | 将ID ice_flats 更改为snowy_tundra 。
| ||||
将ID ice_mountains 更改为snowy_mountains 。 | |||||
将IDmutated_ice_flats 更改为 ice_spikes 。 | |||||
1.14 | 18w49a | 新的村庄现在可以在积雪的冻原生成。 | |||
1.18 | exp1 | 雪山和冰刺平原不再自然生成。 | |||
exp2 | 现在冰刺平原又会自然生成了。 | ||||
21w40a | 将“积雪的冻原”(Snowy Tundra)重命名为“积雪的平原”(Snowy Plains)。 | ||||
移除了雪山。 | |||||
携带版Alpha | |||||
0.1.0 | 加入了生物群系,包含冻原。 | ||||
0.9.0 | build 1 | 加入了冰刺和其他生物群系。 | |||
0.13.0 | build 1 | 加入了兔子,可以生成于积雪的冻原生物群系。 | |||
0.14.0 | build 1 | 鸡、牛、猪和绵羊现在很少生成于积雪的冻原。 | |||
0.15.0 | build 1 | 加入了流浪者,可以生成在冰原。 | |||
携带版 | |||||
1.0.0 | 0.17.0.1 | 加入了雪屋和北极熊,都只能在冰原生成。 | |||
基岩版 | |||||
1.10.0 | 1.10.0.3 | 加入了可以在积雪的冻原生物群系生成的掠夺者前哨站。 | |||
1.17.30 | 1.17.30.23 | 现在开启实验性玩法后,雪山和冰刺平原不再自然生成。 | |||
1.17.40 | 1.17.40.20 | 现在冰刺平原又会自然生成了。 | |||
原主机版 | |||||
TU5 | CU1 | 1.00 | Patch 1 | 加入了冰原和一些其他生物群系。 | |
TU7 | 重新加入冻原,并被命名为冰原。 | ||||
TU43 | CU33 | 1.36 | Patch 13 | 加入雪屋和北极熊,都只能在冰原生成。 | |
TU46 | CU36 | 1.38 | Patch 15 | 加入了流浪者,在冰原生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