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洞(Dripstone Caves)是一种充满滴水石块和滴水石锥的洞穴生物群系。
描述[]
溶洞中分布着由滴水石块组成的滴水石簇和滴水石锥组成的钟乳石、石笋或石柱结构,以及大量1格深的水坑。这里的铜矿石团簇与其他生物群系中的相比也更为庞大。废弃传送门、废弃矿井和紫晶洞可以在此生物群系中生成。
数据值[]
ID[]
名称 | 命名空间ID | 生物群系标签(JE) | 本地化键名 |
---|---|---|---|
溶洞 | dripstone_caves | has_structure/mineshaft has_structure/ruined_portal_standard has_structure/stronghold is_overworld stronghold_biased_to | biome.minecraft.dripstone_caves |
基岩版:
名称 | 命名空间ID | 数字ID |
---|---|---|
[无显示名称] | dripstone_caves | ? |
历史[]
2020年10月3日 | 在Minecraft Live 2020中展示了溶洞。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Java版 | |||||
1.17 | 20w49a | 加入了溶洞。 | |||
溶洞此时仅能通过选定自选世界类型中的“溶洞”生物群系,或使用自定义世界生成。 | |||||
21w03a | 更正了dripstone_caves 所显示英文名称的大小写。[1]
| ||||
现在溶洞中会自然生成常规生物了。 | |||||
1.18 | exp1 | 现在溶洞可以自然生成于默认世界的地下和山中。 | |||
exp4 | 现在溶洞中会生成更大的铜矿石团簇。 | ||||
exp5 | 现在溶洞地表入口处的草方块会被替换为石头。 | ||||
21w39a | 溺尸现在可以生成在溶洞的含水层中。 | ||||
僵尸不再能在溶洞中生成。 | |||||
21w40a | 僵尸又可以在溶洞中生成了。 | ||||
基岩版 | |||||
1.16.220 | 1.16.220.50 | 加入了溶洞,仅能通过附加包生成。 | |||
正式版 | 溶洞在该正式版中不可用。 | ||||
1.17.0 | 1.17.0.50 | 现在溶洞能够在主世界中自然生成,属于实验性玩法。 | |||
正式版 | 溶洞在该正式版中仍不可用。 | ||||
1.17.10 | 现在溶洞在正式版中可通过开启实验性玩法自然生成。 | ||||
1.17.30 | 1.17.20.22 | 现在开启实验性玩法后,溶洞也会在Y=0至-64之间生成了。 | |||
1.17.40 | 1.17.40.21 | 现在溶洞地表入口处的草方块会被替换为石头。 | |||
1.18.0 | 1.18.0.20 | 溶洞不再属于实验性玩法。 | |||
现在溶洞中会生成更大的铜矿石团簇。 | |||||
1.18.0.21 | 现在溺尸可以生成于溶洞的含水层中。 |
你知道吗[]
画廊[]
在Java版1.18-exp7中使用单一生物群系世界类型生成的溶洞,地表为连片的石漠,夹杂着滴水石块和滴水石锥。草和橡树偶尔会在泥土团簇上生成。
参考[]
- ↑ MC-207250
- ↑ “Block of the Week: Dripstone” – Minecraft.net